自动化教研室2015-2016(1)工作计划

  系统管理员        2017-01-06        203

 

一、指导思想与思路

    本学期自动控制教研室以师德建设为核心,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,以完善制度、健全机制为主要内容,遵循“突出重点、狠抓要害、务求实效、力求突破”的原则,通过开展教风建设系列活动,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增强质量意识,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、规范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。

二、工作目标与重点

    以教风建设为中心,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,统一认识,以创新为动力,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,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任务。

 重点抓好:

1、认真实施学院教风和学风建设,以教风带学风,以考风正学风,以管理促学风,以活动倡学风,以班风建学风。

2、注重”双师型”教师的培养,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,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;做好年度学术交流工作,组织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更多学术交流活动。

3、从备课、讲课、辅导答疑、习题课与课外作业、上机(实验)课与课程设计、社会调查与实践、考试与考查和课程总结等八个方面规范教学全过程,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合格,力争优秀。

4、规范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管理、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的标准,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(设计)面向应用和生产第一线。

5、促进校企合作。加强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。配合学院加强合作教学基地、实习(实训)基地、创业就业基地建设。

6、协助学院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。

7、加强本专业主干课的建设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8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,以评价体系改革为导向,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,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不断探索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提高本科生学习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,培养创新精神。

9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,转变教育教学观念,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三、工作任务与措施

1、加强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

2、加强专业建设,促进科研

    论证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。加强专业特色培育工作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,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。积极申报应用性课程教材建设和本校教材建设。做好本教研室教研、科研立项工作。

3、加强教风学风建设

    规范课程提纲,细化课程要求。建议学校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,设计包含许多具体要求,比如课程目标、课程教材、参考书目、阅读材料、预前知识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进度、课后答疑、课程作业、习题课时、考核方式、评分标准等等,在学生上一门课程之前就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整的课程教学提纲,在此基础上评估每一项的落实情况。引进先进教材、传授前沿知识。在条件许可或合适的情况下,鼓励积极采用国内外一流教材,对部分课程指定使用教材,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,以便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。规范成绩考核,全程式多样化考核。加入期中考试、课堂小测验、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、阅读报告等,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。

4、促进校企合作

    配合学院加强合作教学基地、实习(实训)基地、创业就业基地建设。协同科研处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,近期重点加强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,协同创新,提升学校和本院科技服务能力。

5、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

讨论的主题:

1)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创新的讨论;

2)关于更好地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讨论;

3)关于结合地方经济特点,加快提升云顶7610线路检测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讨论;

4)关于云顶7610线路检测学科专业建设、调整方面的讨论;

5)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,应该树立哪些方面的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?

6)关于课程考核改革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内容改革问题的讨论;

7)关于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讨论;

8)教风、学风转变问题;

9)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,应该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哪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。

6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

  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导向,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,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,加强教学基本建设,规范教学管理,深化教学改革,突出优势、强化特色、努力创新,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。

   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工作,深化教学改革,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强化个性化教育、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,构建与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与管理体系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7、积极完成其它工作

    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,并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本教研室,按照学校教学检查工作要求,做好本教研室各项准备工作,完成学院及其他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动化教研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5.09.01

 

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】  【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】